长期以来,股权投资作为助力国家产业经济和创新型增长的拉动力,在支持实体经济、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和贡献。在私募股权2.0时代,在募投管退全链条上,国资身影越来越突出,正在成为搅动一级市场风潮的重要力量。
为助力区域打造创新策源引擎,作为上海徐汇区国有投资公司,自2021年起,徐汇资本按照区委、区政府的要求,围绕区内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等重点科技创新领域,通过“母基金+直投基金”等方式进行投资布局。在谈到国资创投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时,徐汇资本董事长翁国雷说,“任何投资都要从自身禀赋出发,徐汇拥有‘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园’,这是徐汇在投资方面的基本盘和优势,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投硬科技,重视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,这不仅是徐汇资本作为政府基金的担当,而且十分符合市场的发展前景。”
股权投资为科创注入新动能
新华财经:开年以来,上海陆续推出新举措推动行业发展,特别是《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(下文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近期正式实施,备受关注,您觉得上海这一股权“新政”有哪些亮点?
翁国雷:上海版的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《若干举措》,对上海优质股权投资机构集聚、融资环境改善、丰富退出渠道、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均有着墨,这既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长期安排,也是直面当前阶段股权投资行业痛点难点的务实举措。政策出台很关键很及时,令人鼓舞,令人期待。
《若干举措》的这三十二条举措中,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不少。
比如,关于推动股权投资要素集聚和空间布局优化方面的政策,很受关注。第一条虽然初看比较宏观,但是细读下来令人共鸣。这既是市区两级对推动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同时也意味着发展更高水平的专业服务、更高质量的生产要素和更高质量的科技产业需要根据自身科研、产业、人才特点和优势,走差异化、品质化、生态化的发展思路。
还有,一大亮点是在投早投小投科技和联动创新发展方面。当前,投早投小投科技顺应了科创中心发展战略,但如何解决期限长、风险高、募资难等战术难题,《若干举措》在扩大引导基金规模、政策奖励和募资等方面有不少务实举措。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,徐汇资本日前在券商、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下,推出了上海首单非公开发行科创债,获得了2023年来全国非公开发行科创债最低利率,我们用相对优惠的长期资金来践行长期主义理念,支持区域科创企业发展,实践下来,总体效果符合预期。
再者,我还比较关注的内容是,关于推动风险投资发展和畅通退出机制的政策。这次《若干举措》中专门提及了支持企业风险投资,鼓励国资参与并加强与CVC基金、并购重组基金的合作,对于我们寻找更多“气场相投、三观契合”的优秀产业界、投资界的合作伙伴,在提升产业认知深度、丰富退出渠道上,都有很多方向性指导,同时也有利于地方产业链的构建和价值链的提升。
新华财经:请您简单谈下,徐汇资本目前的具体发展情况如何?
翁国雷:徐汇资本于2021年4月正式成立,9月正式揭牌运营。
目前,公司采用类似“母基金+直投基金”的投资运作方式。以政府重大战略部署、重要区域发展、重点产业培育为导向,以投促产、促引、促创,通过招投联动、投贷联动等策略,服务并实现区域战略布局,打造连接战略产业和创新前沿的金融纽带。
我们先后与长江三峡、中金资本、深创投等产业龙头企业或知名创投企业合作设立科创基金,与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成立科创母基金,参投市级“园区高质量发展母基金”并发起设立“徐汇子基金”。此外,我们还参投中国电子旗下金融科技企业中电金信、国内大型影像设备龙头企业联影医疗等;我们还参投了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的院士领衔的多项早期科创项目。
截至2023年底,已参投15支基金,其中,数字经济、生命健康及其他科创领域基金共11支,占73%;新能源领域相关基金1支,园区开发领域相关基金2支,文化创意相关领域基金1支。我们还直投了10个项目,涵盖科创企业发展各个阶段。
做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
新华财经:近期上海陆续出台各类推动行业发展的新举措、新政策,提振了投资人信心。对于未来,徐汇资本有哪些布局?
翁国雷:自上海开埠以来,最早一批科学文化设施就坐落在徐汇区。如今,徐汇已拥有150多家国家级和市级的科研机构,包括上海交通大学、复旦大学医学院等在内的13所著名高等院校和8家三甲医院。这是我们投资的基本盘和优势。
放眼未来,硬科技投资渐入佳境,徐汇资本要当能啃“硬骨头”的“耐心资本”“长期资本”,我们的发力点主要聚焦在三点:一是投资阶段上,突出科创属性。从中后期逐步向早中期延伸,更加适应科创的特点。利用徐汇自身优势,投早投小投硬科技,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;二是投资方式上,突出实体经济属性。从“投基金”逐步转向“投项目”。在已经初步建立与徐汇区重大产业相契合基金投资群的基础上,逐步转向项目化、企业化的实体经济投资;三是投资机制上,突出市场属性。从功能性逐步向市场化转变,从做“LP出资人”向做“GP管理人”转化,逐步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。
新华财经:当下大模型方兴未艾,未来还将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,从投资的角度出发,您觉得应该如何发掘出其中的好苗子?
翁国雷:当前,我国的大模型数据服务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,拥有丰富的市场机会。从投资角度来看,一是依托区域资源禀赋,特别是围绕区域内“模速空间”等11个科创高质量孵化器,精准对接优质项目。持续放大徐汇资源与产业优势,重点挖掘其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、商业模式清晰、估值合理的大模型领域项目,同时,持续放大已投基金能量,深化与徐汇区内各科创主体合作,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,推动项目、产业等资源要素集聚。
二是提升市场运作本领,激发市场竞争活力。持续优化和完善科创投基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,完善科创成果转换机制。招聘强团队,采用市场化方式公开招聘并匹配市场化薪酬,配备一支具备科创、产业、经济等方面综合优势和专业背景的市场化投资专业团队;实施强捆绑,通过强制跟投机制,将投资团队利益与基金运营高度融合,形成目标的一致性;实行强激励,扣除风险准备金,投资团队可分享投资项目的一定比例的收益,激发团队活力和创业激情;体现强宽容,明确早期科创投基金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,对投资徐汇区内的“从0到1”早期科创项目予以一定比例的容亏。
三是坚持金融服务赋能,深度对接合作伙伴。坚持“投管并重+双向赋能”,每个参投基金(或项目)建立2人以上投后团队,持续跟踪企业运营情况,利用资本资源、政府资源,在产业政策、公司运营等方面提供服务。去年,我们已会同产业部门、街(镇)等,对接招投联动项目90余个;就项目融资,运用“集中+点对点”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,开展推介活动9场,共有24家融资企业、10余家投资机构参与。
四是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涨吧策略,持续探寻合作机会。我们做了很多探索,比如我们参与承办2023年徐汇区“汇聚未来”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汇聚普惠金融力量、赋能科创企业发展”普惠金融顾问徐汇专场活动等。未来还将在这一领域持续深耕,以期实现科技、产业、金融的高效融合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。
Powered by 线上股票配资门户_股票正规配资官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